干部下沉到村,与村“两委”工作在一起,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在感情上更是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为村干部队伍“强筋健骨”,提升了村干部能力水平,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工作方法“传”,提升工作效率。为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进一步提升村干部的工作能力、素质和水平,下沉党员干部与村干部“一对一”结成帮带对子,以“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为培训思路,让村干部“按需点菜”,利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身资源优势,提高村干部在村民中组织力、号召力和执行力。针对村级干部对规范化管理经验不足这一实际,结合自身工作的心路历程和农村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可量化、能实现的“传帮带”目标和任务清单,在日常工作中,手把手教方法、传经验,定期开展交流谈话和工作指导,实行全程动态管理,教育引导他们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村级事务作为人生的理想和政治境界来对待,端正工作态度,激发工作热情。 岗位互补“带”,强化履职能力。按照“指导不领导,到位不越位,帮办不包办”要求,明确协助帮带职责,采取下沉干部和村干部在工作中“一对一”“一对多”形式,按照村干部主抓实干(A岗),下沉干部指导参谋(B岗)的思路,在维护社会稳定、壮大党员队伍、开展党组织活动等工作中将村干部推到工作最前沿,驻村干部从旁协助,传思路、教方法、授经验,发挥出村“两委”班子积极性。同时,定期通过“拉家常”式谈话和交流,准确掌握村干部思想变化,对工作精神状态萎靡、存在不良生活行为等情况时,坚持早提醒、早纠正,持续提升村干部履职尽责能力。 完善基础信息、提升服务水平。每日村干部和下沉干部采取“上午入户对接下午完善资料”的方式,认真排查问题和风险点,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台账,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以入户、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项工作,通过相互配合解决民生问题,系起了凝聚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双向奔赴”的桥梁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