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在主题教育中学习运用好“浦江经验”》的报道,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亲自倡导并带头走基层访群众形成的“浦江经验”,强调了“浦江经验”的丰富内容,明确了“浦江经验”对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
敢于人先,直面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信访工作中找到群众的困难,选择直面最困难、最尖锐的问题,深入群众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难题,化解基层矛盾。经验表明,要做好基层工作,就要敢于人先,深入群众,坚持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真诚地倾听群众声音、真实地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地关心群众苦难。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奋斗韧劲,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坚持不懈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
心系群众,深入基层。“浦江经验”要求党员干部主动倾听民意、体察民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真正将基层治理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作为党员干部,要善于换位思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时刻不忘自身身份责任,牢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心系群众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问题,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尖里,走进群众的生活与群众打成一片,通过解决群众各类急难愁盼问题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求真务实,勇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党员、干部下访和群众上访结合起来,把群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规范起来,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工作干得好不好,关系着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在基层工作中党员干部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发扬勇于担当的工作精神,坚持不怕苦不怕累,切实高效地解决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生活问题,做到诉求有人听,问题有人办,主动担下为人民服务的大任。
学好“浦江经验”,利用理论结合现实实际,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重要思想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群众所需内化于心,为民服务外化于行。砥砺前行,直面困苦,不断向前进步,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从江县生态移民局王妍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