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政策是民生之“依”。从中央到地方,关于“好政策”标准的探讨从未停止过,政策的延续性、透明性、便捷性、公平性等特点往往成为热议的焦点。然而,好政策最重要的标准,仍应是以满足民生之需为根本。无论是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地,还是“六稳”“六保”工作的推进,无一不是站在推进民生保障工程的角度而开展实施的。正所谓,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们必须始终将公民的需要放在首要位置,让好的政策为提高民生福祉增添保障。 好的政策是理性之“旗”。好政策在满足民意的同时,也需为维护公共秩序奠定基础。从最严环保法的出台,到勤俭节约风尚的兴起;从严查酒驾超载,到整肃网络空间……好的政策不断地引导公民理性思考、审慎言行。但与此同时,部分地方对政策的执行不力,贯彻不严,也让公民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影响党和政府的执政根基。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进一步健全政策法规体系,为涵养公民理性树立好政策的旗帜,形成标杆,引领舆论导向。 好的政策是德性之“心”。政策的终极意义是实现社会治理的“高度自觉”,好的政策能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古人云,德不孤,必有邻。人民英雄荣誉称号的授予,让全社会掀起尊重英雄、崇尚英雄的热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宣传,然社会风气持续向善向上。好政策的出台,能够在道德引领层面,实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社会愿景。乐于助人、勇于担当等社会公德意识的提高,有赖于好政策的点滴滋养。好的政策必须为社会公德水平的提升搭建平台,为民众构筑通往崇德向善彼岸的坚实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