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展现出强大力量,更是在发展进程中新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方针,有助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发展。而其中 “生态文明”和“依法治国”是最吸引我关注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面依法治国”这个两句中心主题口号已然时常在普罗大众耳边回荡起,但百姓们真正了解多少、是否执行、有无遵守仍未可全知尽知。 在“生态文明”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绿色发展、注重生态环境,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强调生态环保与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并寄期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为共建清洁美丽环境作出更大贡献。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保障。对“金山银山”的规划可以徐徐图之,而“绿水青山”的保护刻不容缓。就以我所处的环境为例,社区和村居的绿化覆盖率、公共空地面积、周边河湖受污染程度等皆是每个人身边息息相关的“绿水青山”;当我们外出旅行,目之所及的壮丽秀美风景、蜿蜒清澈的流水、钟灵毓秀的景观都是需要全国人民共同保护的“绿水青山”。 在“依法治国”方面,积极推广法治思维、不断完善法律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和谐与进步的必要途径。法治思维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和治理原则,不仅是一种法律观念,更是一种关于社会秩序、公平执法等诸多问题的思维方式。尽管法治思维有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已知和未知的挑战。其中,法律的执行不力、法律普及的滞后、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等问题都可能影响法治思维的实施。此外,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法治思维的理解和应用也存在差异。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法治思维的重要性,倡导法治思维,推动法律普及,加强法治教育,以及建立更加公正透明的司法体系,都有望在未来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公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