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是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我们党用实践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殷切希望全党同志和干部“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和外宾谈话时特别强调了艰苦奋斗的重大意义,从物质文明而言,他指出,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千美元的目标就不能达到;从精神文明而言,现代化更体现为高度的民主和高度的文明,艰苦奋斗不仅是政治民主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磅礴伟力和重要保障。 走进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同志激昂奋发向上、一往无前的状态,弘扬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品格,秉持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精神,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启示我们,“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不管未来中国发展的物质财富如何丰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永不过时,也绝不会过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新时代共产党人要弘扬延安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以“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英雄气概,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高度自信,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牢记“三个务必”的谆谆嘱托,奋勇前进,夺取中国式现代化新的更大的胜利。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新时代、建功新时代、兴业新时代。要树立奋斗志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离不开持之以恒、充满韧性的伟大奋斗,要有长期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的思想准备;要提升奋斗本领,注重增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本领,敢于走出舒适区,勇于超越自己,做到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要保持奋斗姿态,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百舸争流中劈波斩浪,在千帆竞发中勇立潮头,以实干苦干巧干的新担当新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