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是“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的生动证明。我们所追求的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艰辛求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造,这样的特色是在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艰辛奋斗中逐渐形成和彰显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创新性探索,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等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新的战略部署,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贡献。党的二十大深刻阐明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但没有固定不变的公式可以套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变化新趋势、变迁新特点、变革新任务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现代化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全面深化了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注重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始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始终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之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就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具体国情的沃土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基因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鲜明的文化内涵,传承鼎新的中华文化养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开拓创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的哲学思维、价值观念、精神滋养、伦理道德,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是深深植根中华文化土壤、努力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创新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