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 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根据,指明了各国现代化的多样性质。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西方现代化不是现代化的唯一模式和标准。现代化是共同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在世界现代化的大趋势下,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可以根据国情实际和时代发展,自主抉择现代化的目标和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与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相通,有着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具有世界意义。 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属性,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优势所在。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的一条主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同样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本质的特征。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者、领导者、掌舵者,党的领导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目标、方向、道路、原则、内涵等,起着决定性支配性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属性。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决定了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中最根本的特色、本质要求中最重要的要求,是从党领导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和实践中得出的最为重要的规律性认识。 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开拓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实践根据和科学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加强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指明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出科学概括。这个概括是党深刻总结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我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完善、实践上不断丰富而形成的思想理论结晶。”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成果、实践成果,概括起来说,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大成,包含先进政党和先进制度的文明性质,包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 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布局,指明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系统关系。党的二十大制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这是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布局,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等。这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战略布局,为实现党的使命任务制定总体方略、发展规划、行动方案、推进路径,提供了正确的路线图、科学的施工图、完备的计划书、可行的时间表。这是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进程中逐步推进的战略布局,制定了打好基础、夯实根基的主要目标任务,明确了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这是存在于党的二十大各项战略任务中的战略布局,涵盖经济、科教、政治、法治、文化、社会、生态、安全、国防军队、港澳台、外交、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展现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景图,凸显了新时代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活的辩证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