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敢为”融入党员基因血脉,构筑防汛救灾红色堡垒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重要通知,全国即将进入“七上八下”防汛关键期,要求防汛救灾地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冲锋在前、守好阵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筑牢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强战斗堡垒。防汛救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知》不仅为各级党组织做好防汛就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敢担当的党员干部注入一剂“强心针”,用钢铁意志和实际行动筑起坚不可摧的红色战斗堡垒。 营造“敢为”氛围,做防汛救灾中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先遣军”。备豫不虞,为国常道。防汛之责,不仅在汛期,更要贯穿于长远发展之中,防汛防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是所有“0”前面的“1”,对各级党组织而言,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工作要求上来,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淬炼,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绷紧防汛防灾这根“弦”,牢牢压紧防汛防灾的责任链条,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抓好各项工作。 树正“敢为”导向,做防汛救灾中砥柱中流、力挽狂澜的“强力军”。防灾减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彰显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各级党组织要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甘愿做风雨洪流中的“逆行者”,不畏汹涌澎湃的洪水猛兽,不惧疾风骤雨的恶劣天气,撑起守护江河安澜的“安全伞”,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精神保江河无恙、海清河晏。 提升“敢为”本领,做防汛救灾中克服困难、冲破阻力的“冲锋军”。防汛救灾是一场持久战,越到决战决胜的关键期,越要警惕,久战人疲,防汛救灾不能因江湖水位暂时回落而有所松懈,更不能因有几个晴天而心存侥幸。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通知指出,要把防汛救灾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练兵场。防汛救灾是一项严峻复杂的形势任务,各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敢”的魄力、提升“为”的本领,栉风沐雨见肝胆,砥砾奋进续华章,为安全度汛筑起一道道“铜墙铁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