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玉成器,立栋梁之才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干部的殷殷期盼,也是时代的呼唤。玉不琢,不成器,青年干部生缝伟大时代,经风雨、见世面方能历练成才,壮筋骨、长才干方能成为新时代砥砺奋进的“硬核青年”。 扬信仰之帆,彰显“人生无处不青山”的一身志气。人生的成功,在于内心的认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锤炼出了鲜明的政治品格,构筑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奠基了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基因结构。青年干部虽生长在和平年代,要深知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要发自内心地认同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巨大成就,要接好红色政权的“火种”,或是点燃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或是长征路上的熊熊火炬、或是宝塔山上的闪耀红星,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强大力量,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传承好伟大建党精神的“红色基因”。 奋实干之楫,昂扬“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一身朝气。孙中山先生说:“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青年干部,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承担着时代的重担。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青年干部的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胜利的果实不会唾手可得,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需要负重前行,青年干部要甘做“老黄牛”、甘当“螺丝钉”,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拓前人没有拓过的荒,用有意义有价值的实干奋斗换取群众的满意度,以“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姿态奋力生长。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在成长的道路上,奋斗才是最靓丽的“底色” 稳操守之锚,涵养“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一身静气。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青年干部成长的过程其实也是树立三观的过程,对于青年干部而言,外界复杂纷扰,更需要磨炼心性。100多年来,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时代赞歌,“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我们要从中汲取强大力量,天下为公而克己奉公、心有“大我”而牺牲“小我”,建立强大精神内核,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夙夜在公”的无私境界、“功成不必在我”的豁达担当,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昂扬向上的工作激情,汇聚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