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要求“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多为群众谋福祉,才能让政绩经得起历史检验,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工作中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判断一个党员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作为党的干部,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党性要求,更是我们履行党员干部职责、为人民谋幸福的基本要求。
深入学习教育,强化理论武装。把理论学习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民服务。聚焦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时刻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牢记初心使命,奋力开拓进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筑牢防腐堤坝,清正廉洁干事。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党性锻炼的重要考验,自觉学习党章、尊崇党章,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对党忠诚、言行一致,不做“两面人”;自觉对标“六大纪律”,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做到守纪合格;自觉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做一个忠诚干净担当的共产党员。要善于“十个指头弹钢琴”,用各种方式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不满意的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多做不留历史遗憾的事情。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一定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把为民造福、共同富裕的事业推向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