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幅员辽阔,巨大的地理面积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众多的人口,但这也同时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尤其是每年的7-8月份,水灾火灾,防汛抗旱所带来的困难未曾小过。天灾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所面临的一大难关,灾难固然无法避免,但如何使灾难造成的损失最小化这其中就大有文章了,这就需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起到模仿先锋作用,为国家为人民冲锋在第一线。 加强值守,全盘考虑。在古代打仗的时候往往会隔多少距离有一个烽火台,台上的士兵一丝不苟时刻盯着眼前可能发生的一切危险。放到现在,每个基层党组织在防汛救灾的时候就是一个个烽火台,党员干部需要打起12分精神,加强值守,要有钉子精神,将自己扎在岗位上、扎在指挥部里,只要灾难没结束就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寸步不离。在防汛救灾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必须做到全盘考虑,不遗漏不疏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个道理再清楚不过了。灾难往往不是一次性的很多时候危害最大的都是造成的次生灾害,如果忽略了这点,不仅会害了受困的人民群众,而且会使救援人员陷入新的困境中。比如说汛期连绵的暴雨不仅仅会造成道路和房屋的淹没,在某些山区还会造成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因此党员干部在这个时候必须要做到冷静思考,切不可贸然下指令,时刻关注气候和地理变化等因素,科学判断,理性思考,只有全盘考虑后才能果断下令,否则盲目下令或者错误判断只会延误时机或者造成更多不必要的麻烦。 身先士卒,防范于未然。灾难虽然不可预知,但可预防,将灾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平时多巡查多防范多演练,那么当灾难真的来临时,基层党组织才不会慌乱,人民群众才不会陷入恐慌中。在日常工作中,对于灾难易发点以及薄弱环节尤其需要重视,防汛防灾演练必不可少,平时多操练那么在真正遇到灾难时才能做到镇定自若。应急管理其实更侧重于管理二字,平时多宣传加强地方上的安全管理措施,这样即使有紧急情况和灾难发生,我们也能胸有成竹去应对。灾难固然可怕会让人产生恐惧心理,但是如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害怕畏缩了,那老百姓更会被这一恐惧阴影所笼罩,因此在灾难面前必须鼓足勇气,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干部身份,是先锋官更是人民群众的守护神,只有自己做到身先士卒不畏艰险,那么才能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去战胜灾难,有信心有希望重建自己美好的家园。 统筹协调,多方互助。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国家的一大法宝就是能始终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论是之前的5.12地震还是近年的疫情都充分展示了我们国家团结的这一优点。灾难面前,我们优先考虑的是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不是去计算单个省份的损失情况,尽一切财力物力人力去拯救更多的受困群众才是第一要义。在天灾面前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一个部门也未必能顾及到方方面面,因此这时候就需要党组织做到统筹协调,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部门,互帮互助,互相发挥各自的优势,时间不等人,越早调动,调动的部门越多,那么发挥的作用也越大,可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好比衣服上的纽扣,只纽一粒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衣服还是敞开的达不到保暖效果,只有每粒纽扣都扣上,每个部门都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作用,那衣服才能保护我们抵御严寒,人民群众才会得到更好的援助。 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国家之所以能一次又一次战胜天灾人祸,在一次次灾难中又能迅速爬起来的原因,而这离不开一个个基层党组织的不懈努力,因为有他们在防灾救援的第一线,我们人民群众才能放心将自己的生命安全托付给这群可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