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基层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作为基层工作的重心,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价值追求。只有对人民群众保持深厚的情谊,才能将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底。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情系于民、权用于民、利谋为民。因此,当基层干部真正做到心怀人民之时,才能深入到基层一线,扎根一线,了解群众的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仅仅有一颗赤诚的心还远远不够,基层干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水平,才能用实际行动走实群众路线。部分基层干部,有为人民服务的意愿和热情,但是面对基层工作和群众需求,由于专业水平、政策理论素养、工作能力等限制,缺少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善于用惯性思维应对复杂的问题,付出的努力与收获无法形成正比。因此,基层干部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强化自身建设,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综合能力素质,使群众路线更加坚实。 转化为民服务的效用。习近平总书记曾道:“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讲的是两个层面,基层干部为人民服务,但是也要依靠人民群众。广大基层干部不仅仅要心怀人民、服务人民,更要以实干的品行和成绩取信于民。只有取得了民心,才能为不断建强基层组织打下良好的群众的基础,基层战斗堡垒强了,才会有更多的农牧民群众投身到党的事业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