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乡镇基层和谐稳定。因此,坚持以提升居民对社区治理的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社区治理任务精细化落实,不断优化社区治理方法体系,创造居民满意的生活环境刻不容缓。 管理重心下移,强化服务。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是党政部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体现。政府工作应以回应公众需求为中心,而不是以行政部门为中心,以综合组织为载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手段,致力于化解过度分工带来的弊端,促使公共部门相互协作,提升责任性和公共服务能力。以管理、服务、资源下移为突破口,打通顶层设计框架和基层实践创新之间的统一协调与内在连接机制,从制度上设计建立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从操作上探索基层社会如何对接重心下移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最后,从方向上确保和加强基层党建在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 人员下沉一线,充实力量。人员下沉指的是干部到基层,对基层情况实际了解,掌握群众的需求,实际解决存在的问题,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基层。人员下沉一线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一方面,下沉党员干部帮助社区群众解决生活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有利于提高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增强社区群众对党的认同。另一方面,党员干部是党的形象代言人,经常性下沉社区服务群众,有利于增进群众对党的信任与支持,进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职能事权下放,服务群众。职能事权下放主要是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权力过分集中,既有同一个层次上横向的权力集中问题,也有上下级之间纵向的权力集中问题。为确保职能事权下放后“接得住、拿得稳、办得好”,要做好职能事权下放承接工作,主动加强与放权单位的沟通协调,明确承接部门和具体负责人。各承接部门派专人参加市级部门业务培训,提高经办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努力承接好下放的单位部门,顺利完成了人员划转和交接等工作。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根基在基层;完善乡镇治理体系,底盘在基层。只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以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坐标,持续做好“三下”工作,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创新基层社区治理,激发活力,就能形成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局面,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