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的变革改变着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时代精神与社会记忆。潮涨潮落,逐不去弄潮儿的身影,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与媒体变迁的脚步相互交织,彼此呼应。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这是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需要,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需要。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让人人都成为了记者,处处都能发声。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使用媒体,引导舆论,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是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课题。人民日报社推出的学习强国APP,不仅能让受众在上面浏览最新的新闻资讯,学习传统文化和理论常识,还可以学习诗词、国学,提升文学素养等。此外,新媒介的出现,也为政府服务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一些地方积极打造数字政府,将社保、医保、交管、教育、税务、养老等多个领域的民生服务事项搬到网上办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 不可否认,新媒体的出现,也为一些人兴风作浪提供了便利。某些公众号不断贩卖社会焦虑,传播不良文化,误导公众认知。一些明星也通过新鲜、新奇甚至出格的言行来吸引眼球、博名获利。甚至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专门制谣、传谣,混淆是非、误导视听,形成影响力巨大的舆论场,制造社会对立,进而达到反党反政府的目的等。 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诸多问题,实际上是因为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话语权把控不力,具体来说,就是一些领导干部对新媒体认识不足、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不深、融媒体内容创新持续性不够、融媒体服务面不宽等。 宣传思想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无论媒介形势如何变化,党的这一政治优势不能丢。各级各部门应深刻认识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政治站位,坚守党媒属性,坚持依法管网治网,顺应传播媒介变化,创新方式方法,提高融媒体的新闻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