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视察河北,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河北“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展现新作为”。我们要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明确思路要求,聚焦重点难点,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乡村振兴有利于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应该说,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间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乡村振兴,既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激发农村社会活力,又把广大农民作为发展的主体和对象,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特别是补齐农村社会短板,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全面发展的需求,更好实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某种程度上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乡村振兴,对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满足农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具有决定性意义。 要坚持乡村振兴成果由农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回答了依靠谁发展、为了谁发展这一根本问题,彰显了我们党热爱人民、服务人民、为了人民的立场和原则。农民是乡村振兴的推动者,更是乡村振兴成果的共享者,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应该由全体农民共同享有。当然,共享不是搞低水平的绝对平均,共同富裕也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广大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平等享有发展机会,平等享受发展成果。 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富裕上展现新貌。一是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致富观。加强宣传引导,让勤劳致富、知识创造财富、专业技能致富深入人心,推动形成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的社会风尚,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共同富裕作出贡献。二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创新。发挥河北省文化资源优势,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