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指出,要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议上铿锵有力的要求是为基层减负指明方向、明确目标的航船舵。只有抓稳船舵、真情实意地“减”,只有将纠治和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让广大基层干部伸得开胳膊、迈得开步子,求真务实、去伪存精地抓落实、谋发展,才能有效推动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 看好主题教育的“风向标”,突出思想政治引领、树牢正确政绩观。“为民造福才是最重要的政绩”,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只有发自内心地把人民放在干事创业考虑的首位,才能在工作时不仅是“收到什么任务就做什么任务”“让写什么材料就写什么材料”,而是真正地将党的主张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让党的理论与要求在基层能够落地生根、焕发出“扎实”的生命力。广大基层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领悟思考党的二十大召开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鲜明主题和思想体系,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此基础上,要结合自身职责需要与理想目标,把自己的所学所思与工作实际紧密相连,学习过程要“攒底气”,学习成果要“接地气”。要坚持说真话讲实话,不讲官话套话,不讲大话空话,努力从日常工作作风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突出思想政治引领,破除形式主义思维圈,树牢正确政绩观,把工作重心放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上面。 放稳基层减负的“压舱石”,整治形式主义、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导向。“拒绝躺平”“清除官僚习气”“整治形式主义”,就是基层减负的关键。“纸上谈兵”“装装样子”“虚谈废务”“表面功夫”等等都是治国理政之大忌,基层减负最终还要落在一个“实”字上面。如果基层都搞“虚”的表面功夫,那基层干部们光是应对“文山会海”、应对各类检查“迎来送往”都已经是“疲于奔命”,“三日一小报”“五日一大报”,干部们何谈再花时间花精力为老百姓做真正的好事呢?只有能推动工作落实的方法才是好的管理方法,要去掉“繁文缛节”、去掉形式上的“花架子”,让文章材料聚焦真问题,让干部着力解决难问题,才能促进基层干部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谋发展、促进步,才能真正实现基层减负。因此,在基层治理中,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导向,领导干部检查指导工作要“稳”“准”“狠”,要对问题“一击即中”“紧抓不放”,才能鞭策基层干部们积极解决问题,而不是把精力和时间都花费在迎检材料的准备和“面子工程”的搭建上。只有让基层干部发自内心地意识到“做实事”“勇担当”才是考核的关键标准,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基层事业,知民情、做实事、解难题、担民忧,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不正之风扼杀在未起时。 找准党建引领基层的“定盘星”,增强系统观念、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把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党建工作是党的各级组织的基础性工作,党建工作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为目标,要求着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立足实际、服务人民。广大基层干部要增强系统观念,把握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进的前瞻思考、全局谋划和整体推进的思想方法与高度;要认真参与党组织的各类宣传学习活动,积极配合与党组织的定期谈话,主动向党组织汇报个人的思想与工作情况;要始终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爱民初心;要把握好基层一线锻炼成长的机会,在干事创业的深度和精度上下功夫,在为民办事的品质和水准上做文章;要以党章为镜、以纪律为尺、以担当实干为行事准绳,经常性自我检视、自我剖析、自我反思。广大基层干部要紧跟党建引领的脚步,以破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为抓手,稳步推进基层合理减负,不断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探索新道路、开辟新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