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 蓄势待发: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3”+“16”+“4”。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国家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16个方面尤为突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具有4大历史成就。 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正在进行时而非完成时。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定信心、守正创新,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融入人民生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出现了超过100次,“人民至上”出现了不止一次,这明确将人民群众放到至高地位,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始终如一。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带领社区深入开展健康促进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始终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中国式现代化贯通城市建设,诠释对城市的定义。站在新起点上,要以初心担当将党的二十大报告细化为为民服务的“施工图”,用加倍实干将其转化为美丽和谐的“实景图”,在奋进“北转型”的新征程中,全力提升人民城市的“颜值”和“气质”。报告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一是牢记生态环境服务于人民的初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坚持保持力度,延展深度、拓展广度。二是落实“河长制”,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深入推进雨污分流改造,以“钉钉子”精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群众过上更健康更幸福的高品质生活,为建设美丽友谊、美丽宝山、美丽上海、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