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广大青年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要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切实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传达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以实际行动、务实作风践行“三观”。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将权力交于人民。权力来自人民,也为了人民,人民群众才是权力的所有者,领导干部要履行为人民服务的义务与责任,一丝一毫都不能松懈,要弄清楚权力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弄清楚什么才是正确的权力观,才能更好的把握权力的发展。党员干部要严守党章党规,严守从政底线,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人民群众把权力交给领导干部,交的是责任,交的是担当,交的是信任,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无论何时都要心存敬畏,不打擦边球,不碰高压线。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将福祉带给人民。空谈误国,实干才能兴邦。生逢伟大时代,基层干部身负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任,自当扬帆破浪,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笃行为民上凝聚动力,在创新发展上提炼实力,在攻坚克难上注入活力,深耕为民沃土,实现群众美好愿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果不沉下心来落实方法,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抓铁有印、踏石留痕,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 树立正确的事业观,要把方向转到人民。群众之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坐到百姓的炕头,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干出样子,去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乡村振兴为人民,乡村振兴也要靠人民,振兴什么样的乡村,如何振兴乡村,群众最有发言权。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党员干部要厚培“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为民情怀,用心用情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常思乡村发展之路,常忧人民群众生活之苦,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确保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习总书记说: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习总书记所传达的“三观”精神,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将砥初心、担使命、永奋斗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盛世之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