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6月15日在京举行。会议强调,要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 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现象广泛存在 为基层减负的口号喊了许多年,但是现实却是年年减,基层负担却是越来越重。究其根源是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现象广泛存在。为基层减负,就要聚焦负担产生的关键环节,向形式主义开刀。基层减负,亟待做减法的不是为人民服务的每一项具体工作,而是错误的工作方法为基层干部造成的负担,症结主要在传达落实工作链条的中间环节。 二. 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现象为何广泛存在 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文山会海何以回潮?痕迹主义的过度留痕何以替代了工作本身?表面看,是部分“二传手”干部在工作中消极应付,不善于调查研究、提高本领,找准落实工作任务的高效方法,究其根源,是明哲保身、不思进取,是对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的背离。 一些有所求的干部为了自己该提拔的计划而不得不通过形式主义的方式来达到目标,这与基层内部管理不到位有关,是导致形式主义出现的重要原因 三、如何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 (一)强化内部管理制度 需要加强对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严格干部任职标准和干部定期考核,避免一些不适合任用的干部的任职。同时,要加强基层人员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形式主义的危害,逐渐摆脱形式主义的束缚。 (二)突出一个“减”字 为基层减负,重点在“减”。 1、层层大幅度精简文件和会议。做出量化规定,目的是倒逼改革文风、提高文件质量。强调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对防止层层开会作出规定。 2、减少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开展专项清理,精简部门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加强计划管理,严格控制总量,着力解决过度留痕问题。一是强化结果导向。考核评价一个地方和单位的工作,关键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群众的评价怎么样,而不是唯台账是举、以材料论英雄。二是坚决纠正机械式做法。现在基层干部反映有几个突出问题,比如本本多了、台账资料多了、微信工作群和公众号多了。 3.针对有的地方和部门搞“责任甩锅”,把问责作为推卸责任的 “挡箭牌”,要求严格控制“一票否决”事项,不能动辄签“责任状”。 (三)发扬严实作风,为基层赋权增能 进一步树立整体观念和系统思维,把减负与增能赋能结合起来,坚持减轻负担和增强能力双管齐下,加强靠前监督和考核评价紧密结合,从职能部门做起,从具体事项抓起,加强资源、平台、力量下沉,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整治形式主义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政府需要应对的一个关键问题之一,对于减轻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整治形式主义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何对它的评价和建议都需要充分的了解和实际情况的掌握,并在合理、科学、实际的基础上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