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不息的文明江河来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的身后是五千多年的光荣与梦想,我们的前方是新时代的万千气象、无限风光。伟大的传统激励着我们,党和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时间期待和召唤着我们。 我们要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打开了宽广的创新空间。我们要充分认识“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意义,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展开面向未来的文化创新。 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也要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要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作品推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以中华文化的新形态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让世界文明百花园更加生机盎然。 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迈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关键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纲领性文献,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在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和中国文艺的发展历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新时代的中国文艺由此获得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和文化根基。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他指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大家认为,总书记提出的五个突出特性是对中华文明的“精准画像”,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