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 会议举行,强调要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紧迫感和政治自觉,在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中,将纠治和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动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以整治成果彰显主题教育成效。这充分释放了中央加大整治形式主义力度的强烈信号。 痕迹办公,重虚避实。“留痕”是促进工作开展、倒逼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但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过度“留痕”,不仅会影响为群众办实事的效率,也会挫伤干部干事的积极性。推进基层减负,就要果断规避“形象工程”、“表面工作”、“文山会海”,让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中解脱出来,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向着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征”,扎根一线,找准民之所忧、民之所盼、民之所急,多在办实事、出实效、创实绩上动脑筋,把“盆景”变成“风景”。 层层加码,繁文缛节。“压力层层传导”是贯彻落实各项工作部署的重要方式,然而有的单位将“压力层层传导”等同为“压力层层甩锅”,甚至出现了层层加码的现象,让处于政策执行末端的基层感觉“压力山大”、“苦不堪言”。推进基层减负,就要致力于机制创新,理顺条块关系,打破多头管理,摒弃“背锅”、“甩锅”,减去冗余事务,多“搭台子”、“铺路子”,让基层干部有责有权,有充裕的时间、充沛的精力,心无旁骛抓工作、轻装上阵干事业,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到负担减下来、激情提起来。 表面功夫,难入根髓。如果只做表面文章,基层干部就会情绪低迷、胸无大志,导致事业陷入停滞。推进基层减负,就要实事求是对督查考核进行“整合”、“瘦身”、“提质”,就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依规依纪依法实施容错纠错,给基层干部更多的关爱、信任,为基层干部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疏解基层干部身心“累点”,摒弃“松劲歇脚”、“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躺平”心态,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时不我待、担当作为的“精气神”。 减负之路,重在落实。“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基层干部确实面临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但同时也要反问:他们是否守住了初心,将执政为民之责担在肩头?推进基层减负,既要减掉那些为了“找事做”却“没内容”的检查督导,也要让基层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抓实干,勤于政事,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干部,要敢于坚持原则,该批评的批评,该问责的问责,教育引导基层干部把精力和心思用在推动地方发展上和提升工作实效上,真正让“减负”换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好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