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更是支持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子曰:“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人民”一词,拆开则为“人”为“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语出唐太宗”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说。此言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群众具有改变乾坤,创造历史的无穷力量,意在强调一切权力都是人民给的,一切权力归于人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深刻把握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在政策制定和落实的过程中,把人民群众的这些新盼点作为改革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感、获得感。 无论是纵观历史或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能找到很多印证此句的例子。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大至一个朝代的政权,小至一个政府的官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否融洽和谐,能否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关系自身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甚至连帝王李世民也深谙“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历史规律,所以他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再比如,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正因为我国执政党能发扬群众的力量,依靠群众的力量,团结群众的力量才使得我国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才得以复苏、国家才得以稳定。现实的惨痛教训也同样验证了上述道理。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相继落水没顶的一批贪官污吏,他们的蜕化变质和违法犯罪,多半都是从脱离人民开始的,直至走向人民的对立面,遭遇“覆舟”的灭顶之灾! 放眼基层,党员干部也无时无刻心系于民。地里田间、屋前屋后、村里乡上、“白加黑”、“5+2”的工作模式已经以习为常。偶尔也会被人问到:苦不苦,累不累?可我们知道,自己内心所向往的并不是安逸舒适的生活,而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带给人民群众更好的生活。牵挂人民,依靠人民、扎根人民,对于大多数党员干部来说,他们做到了。 “一杯茶,一份报纸,一下午。”这便是大多数人对体制内工作者的看法,也是为何公务员报考一直热门的原因之一。其实不然,只有深入接触、了解后,才会认识到这是一份集能力、品德、素质、责任、担当、忠诚、干净于一身的工作。体制内工作也像是一座围城,但他却不是钱钟书《围城》中爱情那般:“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而是一座保护、服务、牵挂人民的“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保护好、服务好、发展好里外面的人民群众。 至始至终,我们都坚守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奔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在前进的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