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深化规律认识,增强文化建设理论引领力。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史,中华文化从来都是在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实现传承与发展,于实践中总结经验,于经验中提炼规律,于规律中孕育新机。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理解透、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总结党在推进文化建设中的历史经验。要准确把握全媒体传播规律,运用新传播技术、手段、形态,助力文化建设提质增效扩容,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注入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 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民族凝聚力。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价值追求表现出来的自豪坚信与积极践行。中华文化绵延5000年不断,无论是有形的汉字、中医、丝绸、茶饮、瓷器,还是无形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独具魅力、历久弥新。文化传统的底色决定了我们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必定是“中国特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 坚持守正创新,增强文化传承思想感召力。在文化传承中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在全面理解中华文明史和其中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以现代眼光和未来视野紧盯并抓住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等发展契机,加大对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与建设力度,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新型话语体系进行生动呈现与传播,不断彰显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现实基础,使中华文明越发饱满和充盈。 如今建设文化强国的任务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我们应当听从习近平书记的话,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规律,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将新时代文化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相结合,推动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紧跟党的领导、紧贴人民所需、紧追时代步伐。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消费升级、创意涌现为中华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多维度延展了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可能性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