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6月15日在京举行。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统筹部署、持续推进,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治靶向纠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盯住老问题、新情况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将目标转化为现实,关键在真抓实干。要持续为基层减负,大力纠治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着力解决会议层层套开、要材料过多过急、提整改要求不顾实际、随意向基层摊派任务、层层“甩锅”等问题,推动基层减负减到干部群众心坎上,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切实把时间和精力用于抓落实、促发展。 标本兼治,推动作风建设走向深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与思想观念、制度机制、领导方式等因素紧密相关,必须常抓不懈、紧抓不放,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高纠治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创造性。要从领导干部抓起、改起。领导干部是改进作风的“领头雁”,要以“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为重点,督促各级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带头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全面检视自身和本地区本单位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 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复抓、抓反复。经过不懈努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和治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得以铲除。踏上新的赶考之路,面对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的形势,要实现党在新征程上的使命任务,必须从政治上把握和推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一刻不停、坚定不移,加大力度、深化治理,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三个务必”,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历史主动,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因此要坚决扛起这一重大政治责任,将其摆在重要位置来抓,特别是“一把手”要对减负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项亲自处置。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以上率下,在推进落实中带好头、作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