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回复: 0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41

主题

0

回帖

19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94
发表于 2023-6-19 15: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习总书记在会议上指出,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我们始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持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扩大教育开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与城市发展定位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纵观三国史,既是群雄逐鹿的历史,也是人才辈出的争夺历史。近年来,国内各地纷纷出台“人才新政”,对待人才,在各个方面都有优待或者特殊,例如落户购房、收入补贴、项目资助、工商登记、家属就业、子女上学、医疗养老等方面,效果明显,很多有意向的人才们纷纷被当地城市所吸纳。此外,对于一线城市等经济发达的地区,一直占有较大优势,这对于人才的竞争相当激烈,对于人才的这个政策也是层出不穷,形成了良性的竞争环境。
环境优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是人才集聚的关键因子,是人才竞争最基本的决定性因素。古语云“良禽择木而栖”,在现代社会,“木”就是我们常说的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环境。 “周公吐脯,天下归心”之说等,都印证了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环境的极端重要性。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环境,必须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尊崇。把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真正体现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切实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上投入更大精力,集中更多资源,推动人才建设水平整体跃升,进一步打造务实管用的政策环境、拴心留人的服务环境、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这是最硬的道理、最便捷的路径。只有充分满足人才从事业到生活的多方面需求,全面体现出对人才的尊重、理解、关心和激励,才能更有利于吸纳人才和留住人才。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人才是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因此做好人才工作关键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做好招才引智,为下一步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国家经济的发扬与壮大,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人才队伍的默默付出。因此,在新时代的征程里,我们要加快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强化现代化建设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充分发挥上海战略科技力量集聚、教育人才资源密集、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推动高质量教育、高素质人才、高水平科创相互贯通协同,努力实现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新篇章。





上一篇: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钉钉子精神
下一篇:坚持党的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6 14:14 , Processed in 0.170617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