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习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历届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长期坚持“北治沙、南治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荒漠化防治取得巨大成就。 携手共“治”,探索“绿”来,个人经验是促进器。全国“林业英雄”郭万刚经过三代人几十年不懈努力,实现了八步沙林场重点沙害治理区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根本转变;没有分辨土质的仪器?老兵王成帮嘴尝泥土种下百万株柳树, 目前已有15000余棵“成帮柳”守护在库尔勒孔雀河两岸;更有甚者,老兵张连印,在癌症晚期心中还挂念着最后一件事“还有500亩树没栽完”这些荒漠英雄不胜枚举。常言道,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作为个体, 我们应当极力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影响更多的人把民主参与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甚至投身到防沙治沙的队伍中去。 携手共“治”,探索“绿”来,企业经验是调节器。作为一项“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治理难”的浩大工程,我国的防沙治沙事业离不开大大小小的企业广泛深入参与。切实加强先进的应用技术研究,探索防沙治沙新技术,实现荒漠化地区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除了高新技术研究,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绿化沙漠也成为民企参与防沙治沙事业最朴素的实践。近年来,民私营企业、社会团体、慈善组织等社会各界力量接连不断发起公益植树等各类防沙治沙创新活动,也尝试通过碳汇项目来抵消部分工业排放量。他们积极投身国土绿化事业,为改善全球气候,防治土地荒漠化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效做出更大的贡献。 携手共“治”,“碳”索未来,国家经验是助燃器。要着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离不开政府在经济政策、技术、政治文化方面的积极引导和支持。正是中央的高瞻远瞩、推波助澜,以及当地政府对当前形势的准确研判,亿利资源集团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以产业化、规模化方式绿化库布其沙漠近5000平方公里,每年产生的沙漠生态碳汇达2000多万吨。同时,依托沙漠资源,大规模发展了沙漠天然药物、清洁能源、新材料、沙漠旅游等沙漠绿色产业,帮助沙区几十万老百姓摆脱了贫困,探索出了“富民与环境结合、产业与治沙互动、美丽与发展共赢”的“库布其模式”。上海均瑶集团、正泰集团也分别进军清洁能源产业和光伏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