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明确的路线指引。基层治理好不好,要看群众满不满意。 年轻干部思维活跃、勇于创新,但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还不足。有时我们习惯于伏案写材料,忙忙碌碌机械做事,却没有真正的上心、用心为民服务。应俯下身去,走近群众,像是疫情期间作为基层一线工作者,常驻村居委会,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式融入疫情防控工作,发动党员、志愿者与群众共同抗疫,一起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通过细心、耐心的服务意识,努力把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办好办到位,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乡村振兴以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回村创业,为农村注入了青春的活力。我们应从青年人的视角,服务青年、关心青年,提升广大青年的幸福感,组织动员青年有序参与社会治理,通过志愿服务实践,组织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环境美化等志愿活动,发挥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的力量,做到治理过程让青年共参与,治理成效让群众评判,治理成果让群众共享。 精细化分工,村居工作人员与网格员一起下沉到最基层的网格,通过村民反应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焦点问题,针对不同情况,及时给予回应或答复,及时缓解村民邻里之间的矛盾,为群众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进一步激发基层自治的活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