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出殷切期望。习总书记强调,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 近年来,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深入推进,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已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到82.5%。垃圾分类工作是直接关系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民生实事”,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对提高市容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水平等具有积极意义。全面践行垃圾分类新风尚,需要多方协同合作,精准发力,紧盯突出问题,聚焦民生需求,打好组合拳。 强化科技引领,助推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以精细化管理为路径,以提标提质推进生活分类体系建设主基调,采用智能回收设备系统,打造智慧化收运处置体系,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以“互联网+垃圾分类”,大力推进分类工作提质增效。完善优化生活垃圾分类全程管理智能应用场景,将各类垃圾分类投放点监控视频接入平台,开展智能化的动态监督和巡查、以“人防+技防”织密垃圾分类监督网,形成问题发现、整改的闭环处理。 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新机制。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居)委、物业公司、业委会、业主“四位一体”作用,进一步促进居民分类习惯养成,真正让垃圾分类从“新时尚”转化成“新日常”;强化联勤联动,加强监督巡查,采用“服务+执法”的工作模式,实行“管执联动”机制,对于垃圾不分类、乱投放、小包垃圾多等现象,屡教不改或者拒不配合的居民,进行法律宣传和行政处罚,形成执法检查高压态势。 加强宣传引导,激发公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坚持以基层组织引领,夯实垃圾分类基础。各社区根据实际制定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方案,例如引进专业化社会组织、发挥下沉党员干部带头作用等;坚持以社会组织带动,提升公众参与力度,开展垃圾分类培训,持续开展小而美的市民公益活动;坚持以宣传培训发动,培育居民环保意识。建立垃圾分类宣传教育队伍,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实践活动,同时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激励办法,激发公众参与热情。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单位、企业等发挥统筹引领作用,也需要居委会、志愿者、行业机构等密切配合和主动参与。只有多方深度协同,形成治理合力,垃圾分类工作才能真正推广开来、有效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