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做“有味道”的青年干部 近年来,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深入推进,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已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到82.5%。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出殷切期望。作为基层青年干部,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牢记在心,时刻关注和思考基层治理问题,做有“汗水味”、“担当味”、“泥土味”的“有味”青年。 要做有“汗水味”的青年干部。基层治理需要的是实干精神,需要的是青年干部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因此,青年干部必须做到有汗水味,不断地踏实工作,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要将个人成长融入祖国建设之中,要锚定奋斗目标不动摇,迈进发展道路不松劲,主动到一线去面对磨砺和摔打,投身到急难险重的任务中练就斗争本领,越是遇到艰难险阻,越是要迎难而上、勇毅前行,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最前沿书写“斗争答卷”,争当“生力军”“排头兵”,在基层一线的“天地”中沉下身子磨砺自己,拜人民为师,在面对面、实打实、硬碰硬中探索基层工作的“法宝秘籍”,将之前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用理论指导实践,掌握为民服务的“功夫技能”,切实磨砺自己、提升自己,让衣襟被奋斗苦干的“汗水味”浸润,以奋斗之姿书写新时代“民生答卷”。 要做有“担当味”的青年干部。作为一名青年干部,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积极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基层社会治理的“破题”“解题”中磨炼担当的“铁肩膀”,啃最硬的“骨头”、挑最重的“担子”。古语云:“夙夜震畏、不敢荒宁”,这对青年干部拉私活意味着服务、奉献、付出,敢于担当的同时,必须时时刻刻自律、自警、自省,为基层发展担起更大的压力、承担更多的责任,做一名有“担当味”的青年干部。 要做有“泥土味”的青年干部。做有泥土味的青年干部,不仅要深入基层,踏实工作,还要有一颗爱民心。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基层治理工作需要青年干部了解基层实际情况,了解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用“走一走”代替“想一想”,用“面对面”代替“电话线”,多为居民群众“雪中送炭”,多解居民群众“燃眉之急”,以实际行动代替“纸上谈兵”,做一名接地气的,有“泥土味”的青年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