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思想淬炼,燃旺“信念之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燃旺“信念之火”,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铸就忠诚之魂,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追随者、实践者。胸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关键在于“常修常炼、常悟常进”。坚定理想信念,党员干部需要不断强化思想淬炼,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从上到下陆续开展,各级党员、干部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着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基固本,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让“信仰之火”“忠诚之火”越烧越旺。
强化党性锤炼,燃旺“廉政之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燃旺“廉政之火”,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时刻不忘党性原则、党员本色,时刻加强党性锻炼、锤炼党性修养,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斗争精神,强化正风肃纪、正本清源。锤炼党性修养是提升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党员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说到底就是党员的“自我革命”。衡量一个党员的标准,首先集中地表现在党性修养上,以自我革命的精神锤炼党性修养是党的建设的必修课题、永恒课题。加强党性锤炼,燃旺“廉政之火”,需要党员干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英雄模范对标、向先进优秀学习,扣好廉洁从政、从业“风纪扣”,牢记权力是把“双刃剑”,时刻做到心有所畏、权有所戒、行有所止,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确保勤政工作、干净做事。
强化实践锻炼,燃旺“担当之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担当作为。”敢不敢担当、能不能担当、善不善担当体现着领导干部的胸怀、勇气、格局,反映出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政治态度、政治能力。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把担当作为检验忠诚的“试金石”,自觉做知重负重的担当者、立说立行的实践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切实燃旺“担当之火”“奋斗之火”。担当重在行动、贵在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只有经风历雨、经山历水,才能见世面、壮筋骨、增才智、提精神。实践锻炼是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提高党性修养、本领能力的“最佳途径”,是获得知识、增长见识的“最好课堂”。年轻干部只有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去经受考验、接受锻炼,才能更好更快地练就过硬素质和高强本领,才能更好更能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做好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新考验,党员干部必须高度警省,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谨慎,以“时时放不下心”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使命感,心怀“国之大者”,常补精神之钙、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求发展之功,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砥砺担当作为,确保以过硬本领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业绩、新辉煌。(陈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