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砥砺奋进“十五五”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华章 党的二十大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指明方向。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行动指南。“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的关键五年,面对深刻变化的发展环境,只有坚持系统谋划,才能统筹好各方面因素,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 筑牢民生之基,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注重保基本、兜底线,从“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到“降低家庭教育医疗负担”,从“强化弱势群体关怀”到“推动共同富裕”,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打造优质市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区域协调发展是提升发展整体效能的必然要求。要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打破区域壁垒,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打造优质市场,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打破各种“旋转门”、“玻璃门”,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同时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做好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坚定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增强绿色发展动能。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必然选择,也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应有之义。要完善绿色发展长效机制,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共治格局,为建设美丽中国注入强大动力。 筑牢民生根基、促进区域协调、推动绿色转型,这三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高质量发展的有机整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