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为国担当勇为尖兵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为上海科创事业发展锚定航向。如今,正值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时期,发展环境面临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新时代、新形势,青年干部更要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积极识变应变求变,赢得战略主动。 以人才培育厚植创新活力沃土。全会强调,要大力培养造就创业者队伍,这需要青年干部在区域科创格局中主动扛起“尖兵”责任,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人才工作从来不是“一引了之”的简单工程,而是贯穿引、育、用、留的系统谋划。要完善全链条体系,重点培育本土创业者队伍和青年科技人才,聚焦人才创业安居需求,强化政策宣传与服务,延伸人才服务触角,优化政企协同、产业联动,落实分层住房供给、创业配套和全周期服务,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场地保障、业务拓展、技术交流平台等支持,实现安居与乐业双向支撑,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生态,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以科创突围激活转型新动能。在产业转型的关键节点,任何畏缩不前、墨守成规都只会错失机遇,唯有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直面矛盾,方能在科创突围中打开新局。勇为尖兵,就要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难啃的骨头;勇立潮头,就要敢闯无人之路、敢创未来之新。要紧扣产业之需加强统筹协调,敢于直面矛盾、勇于创新突破,链接多元资源破解企业产销难题、技术攻关瓶颈,以党建链串联起产业链、服务链,形成区域产城融合发展。同时,强化科创功能,也离不开畅通成果转化链条。要以党建联建为纽带,打破政企、校地、院所间的资源壁垒,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项目共推,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产业科创突破的发展优势,强化成果转化,构筑“医企研”良好生态。 以民生导向织密基层善治之网。“勇为尖兵”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体现在破解难题的实干中。全会指出,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牢城市安全底线。群众的诉求从不是惊天伟业,更多是老旧小区的电梯加装、菜市场的环境整治、小区配套设施的翻新这些柴米油盐的小事,但这些小事恰恰是民生的大事。青年干部要始终坚持民声入耳、治理入微,以针尖之力绣好城市善治毫末之事,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工作的履职清单。持续优化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推动治理资源向基层下沉、治理手段向智能升级,如整合多部门力量,在轨交周边治理等项目中,全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以更高水平的安全和更优质的服务护航社会发展。 “为国担当、勇为尖兵,使命无比光荣,责任无比重大。”发力“十五五”,广大青年干部要坚持干字当头、奋力一跳,以实干笃定前行,以创新开拓未来,让“勇为尖兵”的旗帜在区域发展的一线飘扬。(周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