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国,曾是“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呐喊,如今化作“一寸钢、一微米、一纳米”的攀登。抗战硝烟散去八十年,爱国主义没有被时间稀释,反而在“十四五”的坐标系里获得新的度量:大飞机商业航迹划出的领空自信、第三代半导体衬底片出口的顺差底气、乡村5G基站点亮的新生活。精神核心与物质成就在同一张中国答卷上交汇,向世界宣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每一次跃升,都是爱国主义的现时表达。 一、爱国主义:从情感认同到创新引擎 当“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成为最大国家安全风险,爱国不再是抽象口号,而是实验室里的灯火通明。某国产大飞机发动机叶片项目,一千多名工程师把家安在临港,三年完成两万次高温合金疲劳试验,终于把“卡脖子”的耐温极限提高80℃。同样的故事发生在量子通信、工业软件、高端医疗影像领域——每一次“从0到1”的突破,都把对祖国的热爱翻译成可量化的技术参数。事实证明:当爱国主义与专业主义同频,精神力量就能通过创新链条转化为物质财富,进而沉淀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人民的获得感。 二、“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用数据刷新历史 翻开五年答卷,历史性成就被写进一组组硬核指标: 1. 全球首创、世界领先的重大装备从52项增至86项,国产首台(套)累计保险补偿额突破1400亿元; 2. 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3.2%,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12亿吨,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主要产品能效全部进入世界前列; 3.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一,每出口4辆就有1辆来自长三角一条“氢走廊”; 4.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所有县域,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9岁。 从长江口到珠江口,从黑土地到青藏高原,高质量发展不再是单维度GDP竞速,而是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大指数的系统抬升,为“十四五”收官交上一份含金量十足的中国答卷。 三、全面从严治党:为接续奋斗夯实制度底座 经济总量越大,越需要精神钙质;开放程度越高,越需要政治定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再次把“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写入时代议程: 1.制度层面,中央巡视与审计、统计、财会监督贯通协调,形成发现、整改、问责、教育闭环,2025年上半年即督促挽回经济损失超百亿元; 2.干部层面,全国县处级以上单位普遍建立“一把手”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新官不理旧账”成为过去时; 3.基层层面,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让每一分钱都晒在群众指尖,确保对口支援、以工代赈、产业扶持资金真正变成老乡的“红利”。 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与昂扬向上的创新生态相互成就,为“十五五”乃至更远未来储备了接续奋斗的制度红利。 从抗战烽火到芯片火线,从“一穷二白”到“高质量答卷”,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穿越惊涛骇浪的情感罗盘。当这种精神与制度型开放、高水平创新、系统性反腐耦合,就汇聚成中国式现代化不可逆转的洪流。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统一在高质量发展的每一次跃升里,我们终将写下新的胜利,迎接更加壮阔的民族复兴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