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督有力,开好“十五五”新局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五年,承前启后、意义非凡。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到打造强大国内市场,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规划蓝图的落地离不开坚强保障。监督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手段,既是政策执行的“紧箍咒”,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护航舰”,唯有以精准、系统、长效的监督举措,才能确保“十五五”开好局、起好步,让发展蓝图转化为民生实景。 监督要锚定重点领域,精准发力破难点。“十五五”规划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两重”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这些领域资金密集、环节复杂,是监督的重中之重。要聚焦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中的政策落实情况,紧盯50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的使用效益,通过清单化监督、嵌入式监管,严查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等问题,确保政府投资更多投向民生补短板、发展育动能领域。针对市场准入、要素流动中的堵点卡点,强化对破除地方保护、整治“内卷式”竞争的监督检查,推动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落地见效,让超大规模市场红利充分释放。 监督要创新方式方法,系统联动提效能。新时代监督不能单打独斗,需构建多维协同的监督网络。要深化“纪巡联动、组组协同”机制,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作用,将监督嵌入重大项目审批、资金拨付、工程验收全流程。借助大数据筛查、跨部门信息共享等技术手段,对产业扶持、惠农补贴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实现对弄虚作假、懒政怠政等问题的精准亮剑。借鉴地方创新经验,建立重点任务监督台账,实行问题整改销号管理,形成“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回头看”的闭环机制,确保监督无死角、问责不手软。 监督要坚持人民至上,护航民生增福祉。“十五五”规划的最终落脚点是增进人民福祉,监督工作必须紧扣群众急难愁盼。要聚焦乡村振兴中的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等任务,严查侵害农民利益的腐败问题,推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地生根。紧盯城市更新、农村改厕、养老服务等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工程质量和实施效果,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规划实施的全过程监督中,让监督既有纪法力度,又有民生温度,以监督实效回应群众期待。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程。“十五五”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监督保障的责任重大。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扛起政治责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既查乱作为也治不作为,以铁的纪律清除发展“绊脚石”。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干部在“十五五”建设中担当作为,形成“监督护航发展、发展需要监督”的良性互动。唯有如此,才能以有力监督凝聚发展合力,确保“十五五”时期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