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衡量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尺。历史与实践雄辩地证明: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进入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被置于事关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统筹推进,一幅波澜壮阔的法治中国画卷正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 把准“定盘星”,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向至关重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它确保了我们的法治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回望非凡十年,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民法典问世,到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放管服”改革深化;从筑牢创新基石的知识产权保护,到涤荡社会风气的扫黑除恶,每一项重大法治改革的推进,每一个关键立法环节的突破,都是在党的坚强领导和科学谋划下实现的。新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法治中国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行。 紧扣“生命线”,践行法治为民不停步 法治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始终牢记“法治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要深刻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要求的法治内涵,将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实践的方方面面。要努力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每一个角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完善民主立法机制,使法律真正成为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利器,让法治的温度可感可触,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织密“体系网”,注重系统推进不松劲 法治建设是一项涵盖广泛、关联密切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要坚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持续深化学习、研究与阐释,并将其伟力转化为推动法治实践的强大动能。要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一总抓手,统筹推进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建设。要聚焦法治政府建设这一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