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实地调研,为我们深刻理解当前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时代命题提供了重要指引。从梅州红色热土到广州开放前沿,从金柚产业园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蓝图,这次考察既是对革命传统的深情回望,也是对改革开放新征程的再动员,更是一次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区域实践的系统指导。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其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生动注脚。在梅州叶剑英纪念园的参观与瞻仰富含深意。当我们站在老一辈革命家奋斗过的土地上,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与建设历程,更能体会到红色江山来之不易,今天的改革开放事业正是革命事业的延续与发展。在叶剑英故居前敬献花篮,不仅是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承。这种传承不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融入到了新时代奋斗实践中。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要通过讲好红色故事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这正是将历史资源转化为现实动能的关键举措。红色基因的赓续与改革开放的深化,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要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在梅州南福村的金柚园里,沉甸甸的果实与农民的笑脸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总书记与果农、技术人员的亲切交流,传递出对特色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金柚产业的兴旺,不仅是单一农产品的成功,更是“三农”工作思路的体现: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农文旅融合为路径,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这种发展模式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局限,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梅州作为革命老区,其振兴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总书记明确要求加强对老区的政策扶持,这体现了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坚定承诺。当乡亲们的日子像金柚一样甜美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展现。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总书记此次考察的另一个重点。广东作为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肩负着特殊使命。从当年的经济特区到如今的大湾区,广东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这种“排头兵”地位的保持,靠的不是守成,而是不断自我革新的勇气。大湾区建设不仅是区域协同发展的试验田,更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窗口,通过规则衔接、机制创新,正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探索路径。
总书记的广东之行是一次连接历史与未来、统筹发展与安全、平衡改革与稳定的综合性调研。它告诉我们,高质量发展不是单一的经济命题,而是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改革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现代化建设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扎实的产业基础、广泛的群众支持和坚强的政治保证之上的历史进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考察讲话的核心要义,既要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又要发扬改革精神,保持“敢为人先”的闯劲干劲;更要扎实推动发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不负革命先辈的牺牲奉献,不负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不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更加辉煌的广东篇章、中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