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届四中全会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更加系统、更加明确的战略部署。 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持续关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加大投入,完善政策,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民情、汇民意、解民忧,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最终要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在工作中。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奋发有为的姿态,强化担当作为,勇于攻坚克难。 发展是每个国家的根本,它是国家的基础,也是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基石。发展是每个人、每个社会、每个国家的最重要的任务。 一个国家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的持久发展的基础。发展是社会的发展,它可以提高社会的生活水平。发展是国家的持久安全。发展可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保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创新发展以现有的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是以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 第一,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最直接的精神力量。在今天,创新能力实际就是国家、民族发展能力的代名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解决自身生存、发展问题能力大小的最客观和最重要的标志。 第二,创新意识能促成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提升人的本质力量。创新实质上确定了一种新的人才标准,它代表着人才素质变化的性质和方向,它输出着一种重要的信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有开拓精神的人、有新思想和现代科学文化素质的人。它客观上引导人们朝这个目标提高自己的素质,使人的本质力量在更高的层次上得以确证。它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的进一步发挥,从而使人自身获得极大丰富和扩展。 实践也证明,凡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顺利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时期,无一不是我们自身建设工作抓得好,抓得实的时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