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拓深、突围、浓色”之势,走好新时代发展赶考路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这次全会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勾勒逻辑主线,思当下、谋未来,必须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 改革“拓深走实”,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按下“加速键”。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之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也将继续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在改革开放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创新“破壁突围”,让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迸发“强动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这彰显了对高质量发展的深刻思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五年奋进,中国拥有了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芯片和操作系统、赋能千行百业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无人机、高铁、量子科技等发展全球领先。未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创新之力必将势不可挡,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民生“底色更浓”,用扎实举措绘就幸福生活新“新图景”。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突出就业优先政策导向,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落实好惠民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同时,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有效投资,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此外,还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管,全力做好防汛应急抢险救灾等工作,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杨阳 单位: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