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感悟 ——以清风正气筑牢初心使命 近期,通过系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相关理论、政策文件与典型案例,我对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核心要求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这场学习不仅是一次思想上的“大扫除”,更是一次初心使命的“再校准”,让我在思想觉悟、纪律意识和行动自觉上都有了新的提升。 党风廉政建设,从来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到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责任担当。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党风廉政是党的生命线。从百年党史来看,我们党之所以能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始终坚守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以优良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无论是革命年代“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铁律,还是新时代“打虎”“拍蝇”“猎狐”的坚定行动,都印证了“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深刻道理。尤其是通过对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的剖析,那些曾经身居要职的干部,因理想信念滑坡、纪律防线失守,最终坠入腐败深渊,不仅毁了个人前途,更损害了党的形象和人民利益,令人警醒、发人深思。这让我更加明白,党风廉政建设没有“旁观者”,每个党员都是参与者、践行者,必须时刻绷紧纪律之弦,筑牢思想防线。 坚定理想信念,是拒腐防变的根本前提。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所有腐败行为的根源,本质上都是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出了问题。当党员干部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把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就必然会背离初心、迷失方向。反之,那些始终坚守信仰、牢记使命的党员干部,即便身处诱惑重重的岗位,也能守住底线、永葆本色。这启示我,作为一名党员(或公职人员),必须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终身课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思想深处解决“为谁工作、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让理想信念成为抵御各种诱惑的“精神脊梁”。 严守纪律规矩,是廉洁自律的基本底线。党章党规党纪是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也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文件时,我深刻认识到,纪律不是束缚手脚的“枷锁”,而是保护干部的“金钟罩”。从“六项纪律”的具体要求,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持续深化,这些制度规定既是对党员干部的严格约束,更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在工作中,我们面临的诱惑可能体现在小事小节上,比如一次人情往来、一个违规请求,若不及时警醒、坚决抵制,就可能逐步滑向违纪违法的边缘。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让廉洁自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 践行初心使命,是党风廉政建设的落脚点。党风廉政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推动事业发展。学习中我认识到,清正廉洁的作风,最终要体现在履职尽责、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可根据自身身份调整),我们的工作直接面对群众,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只有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只有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今后,我将把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融入日常工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对待每一项任务,以“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让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体现在群众的笑容里、满意中。 此次党风廉政建设学习,让我深受教育、倍感警醒。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以此次学习为新的起点,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锤炼过硬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以清风正气护航事业发展,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