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一、强化核心功能,构筑发展新优势 在科技创新策源方面,规划强调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支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全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力争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链条,营造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使上海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和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在高端产业引领方面,上海将推动产业体系向更高端、更智能、更绿色迈进。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同时,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能,增强服务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二、聚焦人民城市,提升民生福祉新水平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上海“十四五”规划贯穿始终的重要理念。规划致力于将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城市治理上,上海将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建设,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城市运行“全域感知、全息智研、全程协同、全时响应”,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让市民生活更便捷、更舒心。 在民生保障上,规划聚焦“老小旧远”等民生难题。持续改善居住条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供应力度,推进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促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发展,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将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在文化建设上,上海将更加注重传承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利用好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打造更多文化精品力作,建设更加开放包容、更富创新活力、更具时代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增强城市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在生态环境上,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增加绿色生态空间,建设更多“口袋公园”和城市绿道,让市民能够推窗见绿、漫步进园,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态福祉。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奋进号角已经吹响。上海“十四五”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城市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凝聚全市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共同愿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上海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精神,勇挑重担、敢为先锋,全力推动“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奋力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谱写璀璨的“上海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