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回复: 0

基层减负的破冰实践与长效之道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4

主题

0

回帖

2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2
发表于 前天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人体的毛细血管一样,遍布各个角落。然而,形式主义这个顽疾却让这些 “毛细血管” 出现了淤塞的情况。2025 年中央督查组的数据显示,在某省基层干部每天处理的事务中,有 42% 都是重复性的留痕工作。所以说,减负并不是简单地减少一些工作,而是要通过制度的重新构建,来释放治理的效能。
一、减负攻坚的三大战场
贵州铜仁市曾经因为盲目建设一个 4 亿元的农业旅游项目,使得 528 亩土地闲置,配套资金也被浪费。2024 年推行无痕考核后,德江县取消了 37 项纸质报表,驻村干部下地干活的时间增加了 70%。再看云南永善县,之前强制要求人均办理 138 万件手机事项,后来经过整改,变成了自愿办理。
福建龙岩市的挖山造田项目,出现了二次水土流失的问题,这暴露了权责不清的弊端。而重庆九龙坡区通过街乡吹哨机制,在 2024 年解决了 1.2 万件跨部门的问题。山东费县原本的三千分制考核被叫停,改为年度综合考核后,基层迎检的负担下降了 60%
江苏某县整合了 12 个办事窗口,让群众的等待时间从 2 小时缩短到了 15 分钟。但也有反面案例,比如某街道干部之前需要维护 15 个政务 APP,现在通过粤政易平台实现了 87 项功能的集成。
二、案例背后的治理逻辑
考核指挥棒转向:浙江的实绩档案制度,让材料在考核中的占比从 60% 降到了 20%,群众满意度成为了核心指标。这和山东的容错清单相互呼应,山东的容错清单有 16 种免责情形,让干部能够更加敢于担当。
技术双刃剑效应:广东的智能填表系统减少了 70% 的重复填报,而永善县因为强制推广手机办事通被通报,这说明技术的应用必须以实际效果为导向。
长效机制建设:福建的无会周制度,保障了干部下沉基层的时间。国务院在 2025 年开展的减负回头看,推动整改了 5300 项问题,这表明减负需要持续不断地发力。
从德江县的项目问题到九龙坡区的治理创新,正反两方面的案例都告诉我们:减负的本质是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只有打破形式主义的枷锁,才能让基层干部从疲于应付各种事务中解脱出来,转向主动作为,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上一篇:民政的“温度”源自政绩观的“刻度”
下一篇:铭记抗战历史,共筑和平未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10-18 18:39 , Processed in 0.139869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