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x_la5vx 于 2025-9-25 13:22 编辑
9月19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正式发布,系统勾勒出新疆十年发展的壮阔图景。在祖国西北边陲的裕民县,这份宏大叙事被具象化为党员干部踏遍山野的足迹、扎根基层的身影。从巴尔鲁克山的山花烂漫到村舍院落的笑语欢声,从边境线的风雪巡逻到产业园的机器轰鸣,裕民县党员干部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成果,书写了边疆振兴的生动答卷。 以产业为脉,激活富民兴疆“动力源” “要让‘花样裕民’真正变成‘富裕民间’。”裕民县文旅产业发展推进组的党员干部们始终牢记这一目标。依托巴尔鲁克山的生态优势,他们创新推出“山花 + 赛事”模式,让第十九届山花节吸引31.3万人次游客,带来2.35亿元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7.33% 和41.27%。新地乡前进村更借势打造养生客栈,今年已接待游客6万人次,实现收入12万元。 乡村振兴的战场上,江格斯乡阿克铁克切村党支部书记段婷的答卷同样亮眼。这个生态搬迁村紧邻219 国道,却曾面临班子涣散、发展无门的困境。2019年上任后,段婷先破语言壁垒融入群众,再团结少数民族两委班子,依托交通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更将150万元投入的96头集体牛优先承包给本村村民。村民沙依牢・那山坦言:“包给我们养,老百姓和村上收入都高了。”如今,村里巷道整洁、公交入户,集体收入从零增至42万元,段婷也荣获“开发建设新疆奖章”,用实绩诠释了“高质量发展是富民兴疆的必由之路”。 以民生为基,铺就宜居宜业“幸福路” “让百姓满意是我们工作的宗旨。”裕民县住建局局长刘贤钊的话,道出了干部们的民生情怀。2022年至今,县里投入4.8 亿元改造8条主干道、167条背街小巷,新建5个公园,改造37个老旧小区,增设1400余个停车位。84岁的崔益兰老人住了45年的偏僻巷道,从土路变成柏油路,从漆黑一片到路灯明亮,老人激动地说:“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基础设施的升级让发展更有底气。在段婷的推动下,阿克铁克切村免费为村民发放山楂苗、酸梅苗,既促庭院增收又助民族团结;全县供排水、供暖管道的改造,让 70 岁的朱曼・胡代拜根大叔感叹:“自来水、卫生间全有了,生活越来越好。”这些变化背后,是干部们逐户走访听需求、加班加点赶工期的付出,他们用4.8亿元的投入,换来了各族群众“节节攀升的幸福指数”。 初心为尺,守好边疆稳定“南大门” “边境线就是生命线,护边员就是守护神。”沙孜边境派出所的党员民警带头巡逻37公里边境线,在他们感召下,30名护边员递交入党申请书,12人成为正式党员,党的旗帜插上了边境“最后一公里”。 基层治理中,哈拉布拉镇工业街社区书记蒋丽娟把社保办理、矛盾调解等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疫情防控、灾害防范时,无数干部冲锋在前,用“辛苦指数”换“幸福指数”。正如白皮书强调,“社会稳定是新疆发展的前提”,裕民干部用脚步筑牢防线,用服务温暖人心,守护着边疆的安宁和谐。 从乡村振兴到山花烂漫处,从村舍院落到边境哨所,裕民干部以忠诚践行使命,以担当破解难题。他们的实干身影,正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注脚。当 “快干之星”旗帜飘扬,当群众笑容愈发灿烂,我们坚信,美丽裕民必将在治疆路上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