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间的指针指向 2025 年,我们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重要时刻。80 年前,无数先烈用热血铸就胜利丰碑,为饱受战火蹂躏的世界带来和平曙光。回望那段山河破碎的岁月,重温那场艰苦卓绝的抗争,不仅是对历史的敬畏、对先烈的缅怀,更蕴含着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深刻启示 —— 唯有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团结协作,才能共筑人类和平繁荣的新明天。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主义的阴霾笼罩全球,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从平型关大捷打破 “日军不可战胜” 的神话,到百团大战振奋全国军民斗志;从杨靖宇 “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 的不屈,到张自忠 “为国捐躯寸土不让” 的忠勇,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在长达 14 年的抗战中付出 3500 多万军民伤亡的巨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世界另一端,苏联军民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美英盟军的诺曼底登陆,各国人民携手并肩,终于击溃法西斯侵略者。这段历史深刻昭示:邪恶终将被正义战胜,分裂终将让位于团结,这是人类社会不可逆转的真理。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80 年来,从战后废墟上的重建到全球化浪潮中的发展,从核武器阴影下的制衡到多边机制中的协作,人类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愈发懂得和平的珍贵。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恐怖主义时有发生,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这些都在侵蚀着和平的根基。历史警示我们,任何轻视历史、煽动对立、穷兵黩武的行为,都可能让人类再次陷入灾难。唯有将历史的教训刻在心中,才能时刻保持警醒,让和平的理念深植人心。 共创繁荣,需要秉持命运与共的担当。抗日战争中,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相互支援、协同作战,彰显了 “唇亡齿寒” 的深刻道理;今天,全球化让各国利益交融、休戚与共,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更证明,没有国家能独善其身。从 “一带一路” 倡议下的务实合作,到全球发展倡议中的资源共享;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共识,到解决粮食安全的跨国协作,人类正在用团结行动破解共同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站在胜利 80 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认识到:历史的接力棒已传递到我们手中,守护和平、推动繁荣是当代人的使命。对中国而言,既要传承抗战精神中蕴含的爱国情怀与奋斗意志,走好民族复兴之路;更要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世界和平注入稳定力量。对世界各国而言,应摒弃零和博弈思维,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加强合作,让和平的阳光照亮每个角落,让繁荣的果实惠及全体人类。 80 载岁月流转,胜利的丰碑永矗;80 年沧桑巨变,和平的初心不改。以历史为镜,看清前行方向;以团结为桥,连接美好未来。只要我们铭记历史教训、坚守和平信念、凝聚合作力量,就一定能抵御一切风险挑战,共同开创人类和平繁荣的新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