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余载岁月如歌,伟大抗战精神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穿透历史烟云,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航程。其蕴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早已熔铸于民族血脉,成为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社区工作者,我们身处基层一线,更应自觉传承这份精神遗产,将其转化为服务人民、建设家园、贡献国家的磅礴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负时代的答卷。 弘扬抗战精神,首在赓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筑牢服务基层的信念根基。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亦是社情民意的汇聚之地。抗战时期,无数普通民众以各种方式支援前线,彰显了全民抗战的伟力。今日,爱国并非遥不可及的口号,就体现在我们日复一日的琐碎工作中:精准落实一项惠民政策,是为增强民众获得感;成功调解一桩邻里纠纷,是为促进社区和谐;悉心组织一次社区活动,是为提升居民凝聚力。这份“枝叶关情”的用心与担当,正是爱国情怀在基层最真切、最生动的实践。唯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方能在服务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夯实国家治理的基层基础。 弘扬抗战精神,重在践行“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与“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攻坚克难,提升治理效能。社区工作千头万绪,直面矛盾与挑战乃家常便饭。无论是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利益协调,还是疫情防控中的严密守护;无论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日夜奔波,还是破解治理顽疾的创新探索,无不需要那么一股子“闯劲”、“韧劲”。正如抗战先烈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社区工作者亦需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以“钉钉子”的精神,聚焦居民急难愁盼,敢于动真碰硬,善于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在一次次破解难题、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治理能力与水平,将社区建设成为居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弘扬抗战精神,贵在发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所蕴含的忠诚与奉献,凝聚民心,共筑复兴梦想。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是连接党心民心的桥梁。青年社区工作者当以忠诚之心对待事业,以奉献之情服务居民,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意,用实干化解民忧。要像抗战时期凝聚民族力量一样,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激发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大家同心同德、共建共享,将社区营造为邻里守望、充满温情的共同体。这份源于基层的凝聚力、向心力,终将汇集成推动民族复兴的浩荡洪流。 灯塔指引方向,精神催人奋进。伟大抗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青年一代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社区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强国一代”的历史重任,自当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无穷的力量,将拳拳爱国心、铮铮铁骨志、殷殷奉献情,挥洒在社区这片热土上。让我们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扎根基层、服务人民、贡献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奋力书写属于青年社区工作者的光辉篇章,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