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这句掷地有声的论断,既是对过往苦难的深刻回望,更是对当下国际秩序的清醒叩问。从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弥漫,到局部冲突中无辜民众的流离失所,历史一次次用血泪证明:当国家陷入霸权争夺、民族走向对立隔阂,没有谁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不过是短暂幻象。
[color=rgba(0, 0, 0, 0.85) !important]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人类早已是利益与命运的共同体。新冠疫情来袭时,没有国家能凭一己之力阻断病毒传播;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灾害,也不会因国界而 “绕道而行”。此时,“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 不再是道德倡议,而是维护共同安全的必由之路。平等相待,意味着摒弃 “国强必霸” 的陈旧思维,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让小国、弱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平等话语权;和睦相处,要求以对话化解分歧,用合作替代对抗,就像欧洲通过一体化进程抚平战争创伤,用共赢思维实现数十年稳定发展;守望相助,则需要在危机来临时打破地域与利益的壁垒,如疫情期间的疫苗互助、灾害面前的跨国救援,用实际行动诠释 “唇齿相依” 的真谛。
[color=rgba(0, 0, 0, 0.85) !important]反观当下,部分国家仍抱着 “零和博弈” 的冷战思维,搞阵营对抗、单边制裁,不仅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更让人类再次面临历史悲剧重演的风险。须知,消弭战争根源,不能依赖军事威慑,而要靠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维护共同安全,不能寄托于 “霸权保护伞”,而需各国携手搭建 “人类安全共同体” 的坚固防线。
[color=rgba(0, 0, 0, 0.85) !important]历史的警钟仍在回响,人类的未来握在彼此手中。唯有以平等为基石、以和睦为纽带、以互助为支撑,才能打破 “冲突 — 灾难 — 遗忘 — 再冲突” 的恶性循环,让和平的阳光照亮每个角落,真正实现 “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的美好愿景。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敬畏,更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担当。
|
上一篇: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下一篇:从严治党,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