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区学习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广大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在理论学习中提升了思想境界,在实践锻炼中增强了服务本领。然而,学习教育不能止步于“学”,更要注重“行”,社区需以强作风、树新风为抓手,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社区发展的强大动力,让好成果在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严字当头,以作风建设“固本强基”
作风是形象的窗口,更是工作的保障。社区作为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其作风好坏直接影响着党群关系和社区治理效能。当前,部分社区仍存在工作敷衍、效率低下、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些“作风顽疾”严重阻碍了学习教育成果的转化。
严明纪律是强作风的“第一道防线”。社区应建立健全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工作责任制等,对迟到早退、旷工缺岗、推诿扯皮等行为“零容忍”,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同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通过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群众举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作风问题,对违规违纪行为严肃问责,形成“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的良好氛围。
提升能力是强作风的“关键一招”。社区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社区应加强业务培训,定期组织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开展案例分析、组织交流研讨,让工作人员“充电蓄能”。鼓励工作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考试,提升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通过“老带新”“师带徒”等方式,让经验丰富的“老社区”帮助年轻工作人员快速成长,打造一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社区工作队伍。
实字为要,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
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社区应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果的“试金石”,以实干精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聚焦民生“小事”,办好群众“心头事”。社区应深入开展走访调研,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了解群众的需求和诉求。对群众反映的噪音扰民、环境卫生、停车难等“小事”,建立问题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新字引领,以文明新风“润泽社区”
树新风是社区学习教育的重要目标。社区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新风尚,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美好的社区氛围。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社区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春节写春联、送福字,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猜灯谜等,让居民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开展“道德讲堂”“家风家训”等活动,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分享他们的感人故事,传播正能量,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社区应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对婚丧嫁娶、人情往来等方面的陋习进行规范和约束。加强对婚丧事宜的指导和监督,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强作风、树新风是一场持久战,社区只有以严的作风、实的举措、新的风尚,持续巩固学习教育成果,才能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让社区成为居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让我们携手共进,以作风之“实”、新风之“美”,绘就社区发展的新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