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人才强国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中论述,为新时代人才工作锚定了新坐标、树立了新标杆。从国家战略布局到地方创新实践,一幅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的壮阔画卷正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 当前,全球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于政治最稳定、经济最繁荣、创新最活跃的历史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这一战略部署立足 "两个大局",将人才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同步谋划、同步推进,确保 "重大战略部署到哪里、人才集聚就跟进到哪里"。 在国家战略指引下,各地纷纷亮出 "人才牌"。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着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武汉、成都、西安等城市加快打造吸引集聚人才的平台,形成了 "重点布局、梯次推进" 的雁阵格局。这种全国一盘棋的人才布局,既瞄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又夯实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根基,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这场人才竞逐中,合肥的突围之路颇具示范意义。2025 年春季,"志同到合,才聚江淮" 千企万岗招聘活动奔赴 14 座城市、走进 36 所重点高校,以诚意与机遇叩响青年才俊的心门。这座常住人口突破千万的创新型城市,近三年累计新增人口 53.7 万,2024 年新进站博士后超 1100 人、新增高层次人才超 7000 人,用实打实的成绩诠释了 "养人之城" 的魅力。 合肥的成功密码在于 "筑巢引凤" 的系统思维。4.1 万套人才公寓遍布全城,新入职高校毕业生可享受 3 年免费租住或最高 10.8 万元住房租赁补贴;创业人才不仅能获得 1 万元初始创业补贴,还可申请 50 万元免息贷款。更重要的是,该市依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空探测实验室等重大平台,构建了 "人才 — 产业 — 创新" 的良性循环,54 家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培育 1700 余家科创企业,集聚研发人才 5900 余人。 这种 "政策 + 平台 + 服务" 的三维模式正在全国推广。福州提出到 2025 年实现 "五个 1" 人才引育目标,计划引进全球顶尖人才 10 名、产业领军人才 100 名以上;各地普遍建立人才服务专员队伍,推行 "人才码" 集成服务,将 "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 的理念落到实处。 面对人工智能领域 500 万、生物医药行业需求增长 30% 以上的人才缺口,我国正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破解难题。改革直指 "四唯" 顽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让人才从科研管理的形式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