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回复: 0

以减负实效激基层活力——深学笃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6

主题

0

回帖

3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4
发表于 昨天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精准破解了基层被形式主义束缚的痛点,直指形式主义顽疾,既是对基层工作者的关怀,更是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的关键,深入领会其意义、认清整治必要性、找准落实路径,是当前基层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松绑赋能的“金钥匙”
整治形式主义是释放基层活力的根本前提。长期以来,“文山会海”让基层干部陷在“抄材料、赶会议”中,过度留痕、重复督查挤占了为民服务时间。《若干规定》通过“文件不超 5000 字”“省级会议不安排县以下单位参会”等要求,从源头减少无效劳动。同时,这也是密切党群关系的纽带。基层干部脱离形式束缚后,能多进社区楼栋、田间地头,以“接地气”的行动筑牢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二、整治形式主义:破解基层治理困境的“必答题”
形式主义已成为基层治理的“拦路虎”。部分地区“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政策执行“空转”;督查考核“重痕迹轻实效”,将“是否有台账、是否有照片”作为评判标准,忽视了工作的实际成果,让基层陷入“为考核而工作”的误区。更严重的是,形式主义滋生官僚主义,上级盲目下指标,如要求偏远乡村搞“数字化创建”,基层只能“凑数据、造亮点”,损害政府公信力。不整治形式主义,基层治理就难以突破困境,民生福祉也会大打折扣。
三、整治形式主义:需上下协同发力的“实功夫”
落实《若干规定》不能靠基层“单打独斗”,需三方协同。上级要当“领头雁”,严格执行文件会议精简制度,避免“红头变白头”;部署督查时错开时间、合并事项,不搞“层层陪会”。基层要当“实干家”,把减负红利用在民生上,同时主动反馈问题,为上级优化政策提供参考。监督要当“护航者”,中央专项机制定期督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肃问责,确保《若干规定》落地见效。
《若干规定》为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画出了清晰的“路线图”。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既是政策受益者,更要做政策落实的践行者。唯有卸下形式主义枷锁,把精力聚焦在办实事、解民忧上,才能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筑牢基层基础。





上一篇:凝心聚力建功新时代 尊贤重才共筑中国梦
下一篇:条块联动聚合力 协同共进促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23 11:55 , Processed in 0.257491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