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回复: 0

减负赋能,激发基层新活力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50

主题

0

回帖

28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285
发表于 昨天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基层作为关键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层是国家治理的 “神经末梢”,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 “最后一公里”。然而,长期以来,形式主义的阴霾笼罩基层,使基层干部负重前行,难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与推动发展之中。为扭转这一局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发基层干事创业的活力。​
形式主义给基层工作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加重基层干部负担,挤占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损害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侵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削弱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人民群众利益。《规定》直面形式主义的沉疴痼疾,从精简文件会议、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规范借调干部等多个维度,提出了一系列务实且具有强大执行力的举措,直击基层痛点。​
    在文件精简方面,《规定》明确要求严控文件数量,实行计划管理、总量管控和发文立项制度,从源头上减少不必要的发文。倡导 “短实新” 文风,提升文件质量,使文件内容切实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展开,避免冗长空洞。同时,加强评估审查,确保文件与为基层减负的目标高度一致,杜绝因文件不合理而加重基层负担的情况。​
    会议精简同样是关键一环。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实行计划管理,防止层层开会传达,避免会议扎堆。合理把控会议规模规格,减少陪会现象,让参会人员都是与会议主题紧密相关者。提升会议质量效率,开短会、讲短话,以高效务实的会议推动工作进展,而非让会议成为时间与精力的 “黑洞”。
     在督查检查考核领域,《规定》严格计划和备案管理,坚决避免多头重复、集中扎堆的督查检查考核,让基层干部从频繁迎检中解脱出来。改进方式方法,摒弃将开会发文、拍照留痕等形式作为评判工作优劣的陈旧标准,注重考核实效,化繁为简,切实减轻过度考核给基层带来的沉重负担。在规范借调干部方面,明确上级机关、单位原则上不得从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防止基层人才流失,保障基层工作力量的稳定,让基层有足够的人力去落实各项工作。​
    《规定》的印发实施能使一些地方文件数量大幅减少,会议精简高效,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和频繁的督查检查考核中解脱出来,拥有更多时间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需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基层干部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中,切实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在督查检查考核方面,整合考核事项,变多部门分散考核为统一集中考核,考核指标更加聚焦工作实绩,大大减轻基层干部的迎检负担,让他们能够专注于工作落实。
    不仅如此,在规范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上也大有帮助,清理整合大量繁杂的应用程序,让基层干部从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中解脱出来。在规范明晰基层权责方面,建立健全职责清单,明确基层职责边界,避免基层承担过多不合理的责任,让基层工作有章可循。在规范创建示范和达标活动方面,精简种类数量,注重实际效果,避免基层陷入为了创建而创建、为了达标而达标的形式主义陷阱。
《规定》的出台与实施,是整治形式主义的一记 “重拳”,是为基层赋能增效的关键一步。它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将更多的热情与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让基层治理回归服务群众的本质。这不仅能提升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更能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展望未来,我们要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持续抓好《规定》的落实。不断巩固和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成果,在实践中持续完善相关制度与措施,让减负成为常态。各地区各部门要继续压实责任,加强学习,认真对照《规定》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整改。要强化监督执纪,对违反《规定》、依然我行我素搞形式主义的行为严肃查处,形成强大震慑。只有这样,才能汇聚起全党上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层基础,让基层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上一篇:以务实之举,为基层减负赋能
下一篇:为基层“真减负”点赞!新规直指形式主义顽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21 14:26 , Processed in 0.225352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