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政务服务的效能与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精准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为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按下“加速键”,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心剂”。 清单管理,绘就清晰办事蓝图。《意见》提出建立经营主体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点事项总体清单、年度重点事项清单、特色事项清单。这一系列清单,如同为企业和群众量身定制的办事指南,让复杂的办事流程变得一目了然。以个人办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为例,以往家长需要在医院、派出所、医保局等多个部门来回奔波,提交各种材料,办理时间长、手续繁琐。如今,通过“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清单,将出生医学证明办理、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登记等事项集成办理,只需在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就能一次性完成多个事项的办理,真正实现了“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流程优化,跑出高效办事速度。优化业务流程是“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关键所在。《意见》要求列入年度重点事项清单中的具体事项,统一事项名称、申请材料、受理条件、办理流程,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在办理不动产登记时,曾经需要经过多个部门审核,提交大量重复材料,办理周期长。现在通过流程再造,实现了信息共享、并联办理,申请人只需在一个窗口提交一次材料,各部门协同审核,办理时间从原来的数周缩短至几天甚至当天办结,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政务服务的便捷与高效。 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壁垒障碍。长期以来,数据壁垒严重阻碍了政务服务的高效开展,企业和群众办事时常常需要在不同部门之间重复提交相同的材料。《意见》强调加大政务数据共享力度,推动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政务数据有序安全共享。许多城市建立了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了户籍、社保、医保、公积金等数据的互联互通。比如,办理异地就医备案,以前参保人需要回到参保地办理,手续繁琐。现在,通过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参保人可以在就医地直接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